close
不管會不會結網,
Tracer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蜘蛛是很凶猛的,
昆蟲對牠們來說只是食物罷了。
可是我6/7目擊的這一場生態實景,
恐怕不是如此簡單呢!

炫蜂團北二團今年的「小蜂蟻當家」場地最後選定三峽有木國小,
探勘是工作團隊的責任,
當然也是福利!

大夥兒從生態池沿著小徑來到操場,
再爬上看台階梯,
正準備穿過大門前往勘查溯溪地點,
此時走在最後面的我,
被看台邊跳動的小黑影吸引過去,
一隻蛛蜂正在獵捕一隻沙地豹蛛白額高腳蛛!
剛好相機正在Tracer手上,
直覺地拿起機司頭來進行記錄。

因為不想錯過這精彩的畫面,
也來不及更換位置來找到更佳的拍攝角度。
蛛蜂最後制伏沙地
豹蛛白額高腳蛛的方法,
就是在牠的頭頂上扎下致命的一針。


蛛蜂走下他的獵物,
在牠身旁逛了兩圈,
豹蛛白額高腳蛛整個人攤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了。


蛛蜂咬著
豹蛛白額高腳蛛,
動作迅速地把獵物拖回家。


豹蛛白額高腳蛛雖然體型龐大,
可是對這個手長腳長的獵人來說依然游刃有餘,
移動的速度真的很快呢!


豹蛛白額高腳蛛已經完全任人擺佈了。


穿過水溝蓋到達校門口。


鑽過鐵門底下的縫隙開始下樓梯,
這蛛蜂可聰明的呢,
下樓梯時他轉個身獵物就會自動的落下去,
省力多了。


再往前走幾步就是了花台了,
鑽到灌木叢下我就沒辦法拍了。


還要拖多遠才回到家Tracer不曉得,
可是這一路跟蹤過來,
最起碼有三十公尺!
令人佩服。

洪清坤老師有一篇針對蛛蜂完整的介紹,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過去看看。

7/27/2008更正記錄:
感謝稻草人大大指正,
這獵物不是沙地豹蛛,
而是白額高腳珠,
查閱嘎嘎昆蟲網的蜘蛛圖鑑
「背甲前後方有一條白色的橫帶,
此為命名的由來。」
故 更正之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Tracer 的頭像
Tracer

右食指尖的悸動

Trac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